全国服务热线

4008-110-383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农业土壤改良的研究

来源:   日期:2015/9/16 10:08:54    浏览:624次

农业土壤改良的研究


 

1厘米高的土壤要""400
土壤自上而下分几部分:表土层、心土层和底土层。一般用于耕作的,只有表土层。表土层内部富含作物生长所需的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元素,不仅为植物提供养分,还营造了适于生长的物理、生理环境。
现代人特别重视"有机食品""有机"就是土壤肥力高低的标志。有机质多分布在表土层,表土层以下有机质较少。
好土壤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数据显示,依靠自然风化形成1厘米的表土层需要400年。也就是说,普通土壤30厘米高的耕作层,至少需要超过1.2万年的时间来""成。曾经耕作过的土地就更珍贵。

我国农业开发土壤环境现状

近年来由于化肥、农药大量使用再加上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对土壤生态系统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减少、土壤结构破坏、农作物品质下降、病虫害增加,明显增加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剧了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为了从根本上修复土壤生态系统,使用微生物肥料是修复土壤生态系统的关键措施。微生物肥料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已经作为绿色和有机农业作物的主要粮食和营养,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产品质量。国内外在生产绿色和有机食品的过程中,都要求不用或尽量少用化学肥料和农药等其它化学合成物质。这就要求所应用的微生物肥不仅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产品质量,还要不污染环境和土壤,对土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有特殊作用。

我国土壤最大的问题是有机质含量低,全世界可用耕地平均有机质含量2.4%,而中国耕地的有机质含量平均只有1.3%,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中原地区,有机质含量更低,平均0.7%0.8%。在平衡施肥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很多企业和农民已经充分意识到微量元素的作用,但是却忽视了微生物问题,也就是土壤根际的微环境问题。微生物肥料中的活性菌,能活化土壤中残留的磷钾等,解决土壤板结,是未来肥料发展的大趋势。

由于土壤过度开发,滥施滥用化学肥料,以及施用未腐熟的农家肥,导致土壤污染、板结、退化、缺素等问题日益严重,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1、复种指数增加

病原微生物残留在土壤或植物残体中大量繁衍,重复侵染植物的根系,形成重茬障碍;

2、过量使用化肥

我国化肥的亩用量已经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6倍,经济作物用量更大,产生的直接结果就是土壤板结。这种土壤透气性就差,植物根系呼吸作用产生的排泄物难以被降解,形成土壤污染,导致植物根系病害;

3、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

未腐熟的有机肥中含有大肠杆菌等病原微生物,也是土壤的污染源。

解决土壤污染,有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化学方法就是应用杀菌剂处理土壤,由于化学杀菌剂有好坏通吃的特点,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对有益菌的杀伤力会更大,导致土壤中菌群不平衡,可能一时凑效,从长远看却是弊大于利。



 

 

菜地土壤改良及微量元素的补充

菜田土壤恶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土壤菌群失调,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结构破坏等方面。

一、土壤板结、盐渍化加重

危害:

土壤最佳的结构叫土壤团粒结构,这种团粒结构极不稳定的。

要想减少土壤团粒结构的破坏,首先要改变浇水方式和方法,利用一些节水灌溉的措施,如滴、微喷、渗灌膜下沟灌等技术,严禁大水漫灌,这样既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又能减轻土壤的压力,保护土壤的同时还能调整空气相对湿度,减少了病害的发生。其次减少化学药剂在土壤中的使用,如除草剂、杀菌剂第三我们往土壤中使用的有机肥,必须是腐熟发酵的有机肥,因为生粪是碱性的,使用后直接造成土壤的板结,而完全腐熟发酵后的有机肥是显微酸性的,能保护土壤的物理性状,起到培肥地力的作用。最后还要注意化肥的使用。

实际生产中,土壤盐渍化是指长期过量施用化肥后,土壤中盐离子增多,防碍蔬菜根系正常吸水,从而影响植株生长。土壤盐害初期地面有青霜而后发展到“绿苔”,蔬菜尚为正常;中度时地面出现许多块状的红色胶状物,干后变为“红霜”,蔬菜生长到中期出现点片萎蔫;土壤盐分过重时地面起的畦埂上面会出现白色结晶“盐霜”,蔬菜定植后根系特别少,后期死秧加重。

解决措施:

目前解决土壤板结和盐渍化最迅速的方法使用土壤调理剂,如松土精,但不能从根本上完全改变土壤结构和活性,最重要的是,在种植过程中能尽量多配合施用有机肥料,如精制过的腐熟有机肥每亩施用500公斤,一般需要35月的时间施用一次,虽然速效性要差一些,但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土壤盐渍化,取到改良土壤的作用。从长远来看,土壤结构得到保护,种植作物肥料利用率提高,即养护了土地又能保证作物产量和品质。

三、微量元素缺乏

危害:

蔬菜连作容易造成土壤养分的偏耗,特别是铜、锰、锌、铁等中微量元素,而生产中咱们菜农没有使用微量元素的习惯,就是用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往往花了钱起不到理想的效果。

解决措施:

由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利用率特别低,所以补充起来特别难。一是要选对产品,除硼之外,尽可能选用小分子的,最大程度保证吸收利用率;二是选好使用时间,在蔬菜最需要的时间施入;三是掌握用量。无论是果菜类还是叶菜类,微量元素补充有3种办法:

1、冲施:冲施最好的是选用极易水溶的微量元素,可以选用多元小分子结构的,如叶菜宝,有机水溶肥等。其含丰富的氨基酸和腐植酸及铁、铜、锰、锌微量元素,含量全,利用率高,使用量少,每次每亩追施2公斤克即可。还可有效促进叶面光合作用,达到叶面增厚的效果,实现增产目标。

2、叶面喷施:对于缺素症较轻的生理病害,补硼选用叶菜宝稀释1200倍以上液,15-20天喷施一次叶面。

3、滴灌:每亩每茬施用2公斤,每茬施用一次。

土壤改良对于丰产期果树的作用

“根本”解决农作物根系生长问题是解决农作物长势优劣的源头问题,任何农作物的种植管理必然也必须从“根”开始。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经生物物质、动植物废弃物、植物残体加工而来,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富含大量有益物质,包括:多种有机酸、肽类以及包括氮、磷、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不仅能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而且肥效长,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促进微生物繁殖,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其主要作用为:

1、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有机肥料施入土壤后,有机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理化状况和生物特性,熟化土壤,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和缓冲能力,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2、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有机肥料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各种营养元素,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有机肥腐解后,为土壤微生物活动提供能量和养料,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活性物质等能促进作物的生长和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3、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有机肥含有养分多但相对含量低,释放缓慢,而化肥单位养分含量高,成分少,释放快。两者合理配合施用,相互补充,有机质分解产生的有机酸还能促进土壤和化肥中矿质养分的溶解。有 机肥与化肥相互促进,有利于作物吸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返回新闻中心